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20-12-23 00:00:00 點擊量:3045
12月15日11時05分,連云港綜合保稅區(徐圩片區)(簡稱“徐圩綜保區”)成功以“散進整出”組合加工創新通關模式申報入區第一批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芳烴聯合裝置,為企業節省稅費約950萬元。該項創新通關申報模式,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是徐圩綜保區封關運營以來,積極主動融入自貿試驗區創新試點,提升對外開放通關便利化水平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677億元,年加工原油能力1600萬噸,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約1200億元,利稅超200億元。該項目進口煉油項下芳烴聯合裝置采用國內首次引進的兩段式重漿化PX結晶技術,不需要解吸劑回收系統,無需昂貴的吸附劑,能耗比吸附工藝明顯降低,減低了碳排放量。芳烴聯合裝置最關鍵的24套原裝進口結晶設備由24臺結晶容器主體(每臺重44噸,長27米,高5米,直徑6米)和30個集裝箱零配件組成,原計劃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分4次運抵連云港。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結晶設備國外供應商制造進度、發貨運輸、配載裝船和國內項目現場建設進度均出現不同程度延誤,供應商只能拆分24套結晶設備,根據實際生產、運輸和配載情況拆分部件、分批次發貨并報入徐圩綜保區保稅存儲。盛虹煉化公司和供應商需定期在徐圩綜保區內拆除設備包裝,按時按量拆箱檢驗保養,簡單組裝潤滑,才可以保持設備轉動功能正常運轉。但是,拆分的配件如果按照零部件二線進口報關不僅無法解決企業成套整機集中交付的問題,還增加較多企業成本。
為解決企業燃眉之急,借助自貿試驗區建設創新試點機遇,連云港海關多次就該批設備的通關申報模式問題,組織方洋物流公司、盛虹煉化公司和貨運代理企業召開通關協調會,備案供應商資質、設備用途、工藝流程、組合方式、部件及成品歸類和原產國信息,審核零部件稅率、組合后成品稅率的稅差風險,最終報南京海關同意后,確定在徐圩綜保區先行先試“散進整出”組合加工創新通關模式。企業在海關系統以“散件”組合加工模式申報結晶設備入區,待結晶容器主體和配件全部到齊后,再以“整機”申報出區入境,充分保障企業切身利益,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