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23-01-13 10:56:18 點擊量:4867
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是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規劃面積61.34平方公里,承擔著石化產業整體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示范任務,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為推動石化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連云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高度重視發揮地方立法的引領保障作用,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士光指出,“要用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加強重點領域立法,以高質量立法保障高質量發展”“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打造萬億級石化產業集群,為連云港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堅實的戰略支撐”。黨委有號召、人大有行動。貫徹落實市委部署要求,市人大常委會立足地方立法權限,聚焦石化產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立法,制定出臺了全國首部石化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條例,為促進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次全過程人民民主立法的生動實踐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義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哆B云港石化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條例》在制定過程中堅持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貫穿到立法的全流程和全鏈條中,在立法選題上充分體現人民意志,立法過程中充分保障人民參與,內容設定上充分考慮人民需求,是一次全過程人民民主立法的生動實踐。
“聽民聲”精準定位法規項目。市人大常委會貫徹“為民立法”理念,上一年度就通過網站、報紙等方式征求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的意見,了解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位于徐圩新區的石化產業基地作為我市產業發展的動力和引擎,成為了全市人民關心關注的熱點。為此,市人大常委會初步確定圍繞石化產業基地的綠色發展和安全環保等方面確定立法選題。省人大法制委、法工委給予精心指導,確定條例名稱為《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條例》。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王臘生說:“連云港市選定石化產業基地的高質量發展進行地方立法,切口小、有特色、符合設區市地方立法的定位,必將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聚民意”科學設定法規內容。為深入了解石化產業基地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把握現階段的市情,市人大常委會成立調研組,多次深入徐圩新區、方洋集團、盛虹石化以及徐圩港區等地實地調研,同時,還分別赴灌南縣江蘇連云港化工園區、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化工產業園以及贛榆區柘汪臨港產業區化工園區等地區,調查了解石化產業基地拓展區和其他相關園區如何實現與石化產業基地的聯動發展。廣泛征求了意見建議,了解他們在石化產業基地發展過程中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在此基礎上,一方面委托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代為征求省發改、工信等十余家省級單位的意見,另一方面召集市編辦、發改等十多個部門座談會,就法規中涉及到的具體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以人民為中心,科學確定法規的內容。
“匯民智”開展立法咨詢協商。《條例》在制定過程中,一方面通過網上的形式征求所有人大代表對條例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另外一方面與基層立法聯系點盈科(連云港)律師事務所、致公黨連云港市委分別召開了征求意見座談會,開展立法咨詢和立法協商,保證了意見建議的廣泛性和多元化,充分發揮其反映民情、傾聽民意、匯聚民智的“直通車”作用。市人大法制委委員、致公黨連云港市委副主任薛艷麗說:“各民主黨派通過立法協商座談會參與到我市地方立法工作中,可以更廣泛地為我市地方立法提供智力支撐、凝聚社會共識,是一種很好的創新和嘗試?!?/span>
為使法規向下扎根、管用有效,這次立法實踐中市人大常委會共召開各類征求意見座談會近30余場,收集到各類意見建議140余條,根據各方面意見對草案進行了20多輪修改。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左軍說:“這是我市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立法難度最大、征求意見范圍最廣、溝通協調次數最多、創制性條款最多、修改次數最頻繁的一部法規,是一次全過程人民民主立法的生動實踐”。
一次以法治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益探索
《條例》以實現石化產業基地的高質量發展為立法目的,分別從產業促進、創新發展、安全保障、綠色發展、監管服務等方面作出了具體的規定,是地方人大有效行使立法權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益法治探索。
緊跟發展實際,確定條例適用范圍。《條例》在適用范圍上明確為兩個層次,一是在第二條規定“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以下簡稱石化產業基地)及其產業鏈延伸發展區、配套服務區、徐圩港區的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適用本條例?!倍窃诘谒氖龡l規定“石化產業基地拓展區和柘汪臨港產業區化工園區的建設和管理,參照本條例執行?!边@樣一方面使石化產業基地產業鏈延伸發展區、配套服務區以及徐圩港區可以在條例中規定相關的條款予以適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在附則中規定拓展區等區域的建設和管理,參照本條例執行,可以保持條款在適用上的靈活性。
發揮輻射作用,促進區域融合發展。石化產業基地利用自身基礎建設、安全環保標準以及產業鏈拓展等方面的優勢,輻射、帶動周邊園區協同發展和融合發展,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條例》在石化產業基地和周邊區域的融合發展上作出了專門的規定,一方面要求石化產業基地應當加強與石化產業基地拓展區等周邊園區的聯動發展,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享產業發展資源要素,構建園區分工明確、鏈條緊密銜接、產業聯動支撐、區域協同共進的石化產業發展新格局;另一方面也要求相關的園區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融合石化產業基地,圍繞石化產業基地確定的發展定位,發展特色石化產業,承接石化產業基地相關產業轉移,實現區域協同發展。
厘清管理體制,增強區域發展動力。根據江蘇省政府批準的《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總體發展規劃》,應當設立石化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統籌負責石化產業基地、石化產業基地拓展區等區域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然而,在實踐過程中,由于拓展區分別屬于不同行政區劃,徐圩港區的管理權限也屬于相關市級行政部門。經過調研,《條例》明確由徐圩新區管理機構直接負責石化產業基地及相關區域的規劃、建設、開發和管理工作。此外,鑒于徐圩港區的相關管理權限已經由市有關部門下放至徐圩新區管理機構,因此條例進一步明確“徐圩新區管理機構負責徐圩港區的開發建設以及相關管理工作?!?/span>
立足高質發展,創新法治保障措施。
一是運用高水平數字技術?!稐l例》規定石化產業基地應當加大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投入,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石化產業融合,推進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加快石化產業數字化轉型。
二是實現高水準簡政放權?!稐l例》規定市人民政府除了將相關的經濟管廊、投資服務權限依法賦予徐圩新區管理機構之外,對于其他無法賦權且確有必要的事項,有關部門和單位可以在徐圩新區設點,海關、海事等國家、省直管部門也可以創新服務方式;規定徐圩新區管理機構可以和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加強合作,爭取與石化產業發展相關改革試點任務在徐圩新區先行先試。
三是建設高標準基礎設施?!稐l例》提出要加強以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滅火救援應急中心和醫療應急救援中心等三個中心為主體的應急救援基礎設施建設,要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要科學規劃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集中供熱、供冷等綜合能源站以及配套的智慧能源服務平臺等一系列基礎設施。
一次創制性立法的大膽嘗試
設區市的地方性法規的功能定位在于補充性立法、實施性立法和創制性立法,其中創制性立法是最難的?!稐l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將石化產業基地發展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通過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為改革創新提供了法治保障。
首次在地方性法規中規定工業用地標準地、定制地的土地出讓方式。石化產業基地面積僅為61.34平方公里,已經聚集了盛虹石化、衛星石化,中石化等國內頂級的石化產業企業,還有不少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想要申請在石化產業基地內落戶,土地資源十分緊缺?!稐l例》明確規定支持石化產業基地開展新型用地試點,推進實施工業用地標準地、定制地等土地出讓方式改革,加快土地資源的規劃利用,為石化產業基地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土地政策支撐。
首次在地方性法規中規定封閉管理的內容。石化行業屬于危險化學品行業,安全管控風險高,安全事故責任重大。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關于促進化工園區規范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對“重大危險源和關鍵生產區域進行封閉化管理”?!稐l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首次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明確規定對石化產業基地、徐圩港區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學品、危險廢物等物料和人員進出的區域,根據國家、省有關規定實行封閉管理,加強安全管控,為石化產業基地及相關區域的封閉管理政策提供了法治保障。
首次在地方性法規中提出建立安全業主自律組織。《條例》提出“建立由徐圩新區管理機構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和石化產業基地內企業安全專家組成的安全管理自律組織,探索創新政府、企業共建共治的安全生產機制,促進石化產業基地內企業安全管理良性互動?!备鶕撘幎ǎa業基地內的安全管理自律組織即安全業主委員會,由園區內已投產及在建項目的安全專家組成,制定產業項目準入評審細則;實施試生產票決機制,表決結果作為項目能否試生產的主要依據;制定業主單位間互查互檢互學辦法和計劃,對已投產項目的運營情況進行定期檢查、診斷、評價。
2022年11月25日,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全票通過了《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條例》?!稐l例》作為全國首部石化產業基地的高質量發展條例,為石化產業類基地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了法規文本,提供了法治樣本,必將有力護航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姜健 、林森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