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21-04-30 00:00:00 點擊量:8389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有關規定,建設單位應當依法聽取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目前環評編制單位已編制完成《連云港市徐圩新區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為廣泛征求與該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有關單位與個人的意見,進一步做好編制工作,現將本項目環境影響相關信息公示如下:
一、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概況
1、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連云港市徐圩新區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
建設內容及規模:連云港市徐圩新區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擬修復海岸線長度約1750m,首先對海岸帶上的建筑、漁業垃圾進行清理,然后在項目區域已有沙灘的基礎上對沙灘進行恢復,沙灘恢復面積為22.40萬m2,恢復后沙灘寬度約130m。
項目投資:工程總投資約15444萬元。
施工時間:12個月。
2、區域環境質量現狀
(1)水質現狀評價
春季大潮期超標要素為COD、BOD5、無機氮和石油,站位超標率分別為35%、21%、35%、2%和8%。COD最大超標倍數為1.28,出現在S73站位;BOD5最大超標倍數為5.54,出現在S73站位;無機氮最大超標倍數為0.94,出現在S02站位;石油類最大超標倍數為2.15,出現在S04站位。春季小潮期超標要素為COD、BOD5、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站位超標率分別為5%、6%、40%、2%和8%。COD最大超標倍數為0.28,出現在S33站位;BOD5最大超標倍數為2.14,出現在S25站位;無機氮最大超標倍數為1.13,出現在S32站位;活性磷酸鹽最大超標倍數為0.39,出現在S60站位;石油類最大超標倍數為0.37,出現在S24站位。秋季超標要素為DO、COD、BOD5、DIN和PO43--P,站位超標率分別為14%、19%、8%、40%和30%。
(2)沉積物質量現狀評價
2018年秋季評價結果顯示:監測海域沉積物質量油類超過第一類沉積物質量標準,超標率為25%,最大超標倍數為0.25,出現在CZ01站位;其他監測要素均符合第一類沉積物質量標準。
(3)生物質量現狀評價
監測海域海洋生物質量狀況總體良好,銀鯧魚石油含量超標,毛蚶鉛和鎘含量超標,縊蟶鉛、砷和鎘含量超標,脈紅螺鉛、銅和鎘含量超標,其他海洋生物指標符合海洋生物一類生物質量標準。
(4)生態環境現狀評價
① 春季
調查海域葉綠素a含量均值為0.12 μg/L。浮游植物水采和網采共監測到103種,種類組成上以硅藻占優勢。浮游動物共監測到48種,種類組成上以橈足類占優勢。底棲生物平均生物量為60.13g/m2,優勢度平均為0.64。潮間帶生物多樣性指數平均為1.28,均勻度指數平均為0.890,豐富度指數平均為0.81,潮間帶生物平均生物量為156.53 g/m2。
② 秋季
調查海域葉綠素a含量均值為1.36 μg/L。浮游植物水采和網采共監測到56種,種類組成上以硅藻占優勢。浮游動物共監測到30種,種類組成上以橈足類和幼體占優勢。底棲生物平均棲息密度為46.67個/m2,優勢度平均為0.55。潮間帶生物多樣性指數平均為1.30,均勻度指數平均為0.83,豐富度指數平均為0.92,潮間帶生物平均生物量為135.24 g/m2。
(5)漁業資源現狀評價
① 春季
春季水平拖網檢測出仔稚魚264尾,2個種類;水平拖網采集魚卵,魚卵440個,鑒定出魚卵4個不同的種類。春季游泳動物平均資源生物量為198kg/km2,資源密度平均為33939尾/km2。春季多樣性指數(H’)平均為2.697,豐富度指數(d)平均為1.825,均勻度指數(J)平均為0.649;調查海域重量多樣性指數(H’)平均為2.677,豐富度指數(d)平均為1.411,均勻度指數(J)平均為0.643。
秋季
秋季水平拖網檢測出仔稚魚11尾,1個種類;水平拖網采集魚卵,未采集到魚卵。秋季游泳動物平均資源生物量為0.90×103kg/km2,資源密度平均為0.70×105尾/km2。秋季多樣性指數(H’)平均為2.663,豐富度指數(d)平均為2.271,均勻度指數(J)平均為0.569;調查海域重量多樣性指數(H’)平均為2.396,豐富度指數(d)平均為1.703,均勻度指數(J)平均為0.511。
3、環境影響分析
(1)水文動力和泥沙沖淤環境影響分析
水動力數模結果表明:徐圩新區近岸水域水深小,水動力較弱,整治工程沙灘坡腳高程大致在-1.5m左右,平均低潮位以上0.5m左右,沙灘區范圍僅130m左右,工程實施后,僅沙灘區流速略有減小,漲潮平均流速減小0.01~0.02m/s,落潮平均流速減小0.01m/s以內。
泥沙沖淤和波浪數模結果表明:與工程前比較,工程所在海域沖淤分布無明顯變化,沙灘前海床沖淤變化很小,年沖淤變化0.01m/a左右,且張圩港閘前岸灘還略有沖刷。從岸線保護角度考慮,整治工程采用鋪沙沙灘方式,可以有效減小波浪對岸線的侵蝕作用。
(2)沉積物環境影響分析
根據海洋環境監測結果,工程海域沉積物質量良好,乘低潮施工,不會產生懸浮泥沙擴散,項目施工產生的各類污廢水均得到有效處理,不會對沉積物質量造成較大影響。
項目營運期主要環境影響為沙灘到訪人群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項目營運期不會對沉積物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3)生態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根據《江蘇省海洋生物資源損害賠償和損失補償評估方法(試行)》,對本項目造成的生態損失進行估算。計算結果表明,本工程生態損失金額合計約為182.46萬元。
(4)施工期污染影響分析
施工期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約8m3/d左右;其他機械用水約為1m3/d;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和施工機械生產廢水,經收集后由槽車運至連云港徐圩新區東港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00kg/d,生活垃圾統一收集交由當地環衛部門接收處理。
(5)營運期污染影響分析
本項目營運期沙灘到訪人群用水量為10m3/d,項目區分散設置生態公廁,滿足沙灘到訪人群的日常需求。生活污水經收集后,由槽車運至連云港徐圩新區東港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對附近海域水環境影響較小。營運期固體廢物主要為沙灘到訪人群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1000kg/d,沙灘到訪人群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全部送至附近垃圾轉運點,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統一處理。
4、污染防治措施
(1)水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進度,注意保護環境敏感目標。為減少其施工活動的影響程度和范圍,施工單位在制定施工計劃、安排進度時,應充分注意到附近海域的環境保護問題,盡量避開海洋生物繁殖期及水產養殖育苗期。優化施工進度安排,并盡量縮短施工期,減少由于水下施工活動對海域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嚴格控制施工設備及人員作業范圍,禁止超出作業帶作業,減小施工擾動造成的灘涂表層泥沙流失。
提高防患意識,重點地段實施加固強化手段。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如風暴潮、臺風及暴雨時,應提前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對工程重點地段實施必要的加固強化手段,以保證有足夠的強度抵御風浪等的影響,避免發生工程損毀事故。
(2)大氣污染控制措施
為了減少大氣污染,要求建設單位在施工期間必須采取以下相應措施:
?、?nbsp;加強施工現場管理,防治施工揚塵污染。建立施工現場揚塵控制管理標準,砂石使用密閉車輛運輸;工地出入口安裝有效沖洗車輪設施,并設專人操作,對出入工地的車輛,實施沖洗車輪、槽幫作業,防止泥土帶出工地。
?、?nbsp;運輸材料時使用環保合格的車輛,進貨車輛控制好開車時的揚塵。
(3)噪聲控制措施
為了減少噪聲要求建設單位在施工期間必須采取以下相應措施:
?、?nbsp;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嚴格按照施工噪聲管理的有關規定,夜間不得進行有高噪聲設備作業的施工;
?、?nbsp;盡量采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和噪聲低的施工方法;
?、?nbsp;作業時在高噪聲設備周圍設置屏蔽;
?、?nbsp;加強運輸車輛的管理,并控制車輛鳴笛。
(4)固體廢棄物污染影響控制措施
工程建設期間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專門收集,并交由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處理,嚴禁亂堆亂扔,防止產生二次污染。對施工現場建筑廢棄物,能回收利用的加以回收利用,其他廢棄物交由當地環衛部門及時清運處理,防止其污染海域環境。
5、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連云港市徐圩新區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擬修復海岸線長度約1750m,沙灘恢復面積為22.40萬m2,恢復后沙灘寬度約130m。工程總投資15444萬元,施工期12個月。項目建設符合《江蘇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江蘇省海洋生態紅線保護規劃》及相關規劃的要求,工程社會效益明顯。工程建設的主要環境影響包括對海洋水動力、沖淤環境、海洋生態和漁業資源的影響,可通過實施污染防治和資源生態補償等措施予以緩解。項目建設對環境影響可接受,工程建設可行。建設單位應全面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補償對策措施,切實落實風險應急對策措施和應急預案。
二、征求意見的公眾范圍
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公民、法人和組織,鼓勵環境影響評價范圍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
三、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途徑
公眾可通過電話、傳真、書信、電子郵件、填寫公眾意見表等多種方式向環評編制單位和建設單位提出意見和建議。
公眾提交意見時,請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鼓勵采用實名方式提交意見并提供常住地址。對于公眾提交的相關個人信息,我司承諾不會用于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之外的用途。
四、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自公示之日起十個工作日
五、聯系方式
聯系單位:江蘇方洋物流有限公司
聯系人:喬工
聯系方式:Tel:15151230919;E-mail:810429523@qq.com
查閱紙質報告書的方式和途徑:請到以上地址聯系查閱紙質報告書
附件1:連云港市徐圩新區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
附件2:公眾意見調查表
附件1:連云港徐圩新區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環評(征求意見稿).pdf
附件2:連云港徐圩新區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表.docx